主考学校:河南科技大学 开考形式:面向社会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类别 |
备注 |
1 |
00015 |
英语(二) |
14 |
统考课程 |
|
2 |
0001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 |
统考课程 |
|
3 |
00019 |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
2 |
实践课程 |
|
4 |
02516 |
食品生物化学 |
4 |
统考课程 |
|
5 |
02520 |
食品工艺学 |
6 |
统考课程 |
|
6 |
03277 |
食品分析 |
3 |
统考课程 |
|
7 |
03278 |
食品分析(实践) |
2 |
实践课程 |
|
8 |
03279 |
食品机械与设备 |
4 |
统考课程 |
|
9 |
03281 |
食品微生物学(二) |
2 |
统考课程 |
|
10 |
03282 |
食品微生物学(二)(实践) |
2 |
实践课程 |
|
11 |
03283 |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
4 |
统考课程 |
|
12 |
03284 |
食品原料学 |
4 |
统考课程 |
|
13 |
03289 |
食品营销学 |
4 |
统考课程 |
|
14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统考课程 |
|
15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统考课程 |
|
16 |
05764 |
食品毒理学 |
3 |
统考课程 |
|
17 |
06999 |
毕业论文 |
0 |
实践课程 |
不计学分 |
18 |
08012 |
食品感官评价技术 |
5 |
统考课程 |
|
说明:
1、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均可报考本专业。
2、“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食品分析(实践)”、“食品微生物学(二)(实践)”、“毕业论文”为实践性环节考核课程,应考者依据培训与考核基本要求在主考学校或主考学校认可的单位进行考核。
毕业论文的题目由主考学校确定,也可结合应考者的工作实践自选,但必须经主考学校审批同意。主考学校可为考生指派指导教师。毕业论文完成后由主考学校组织评阅并答辩。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2025年版)
启用时间:2027年7月1日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食品科学、食品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食品科研、生产、管理等领域从事食品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流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食品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以及食品科学、食品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食品生产及管理、分析检测、监督管理、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工程、食品保藏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食品分析与感官评价等基本技能,具有常用的食品分析检测能力;
3.了解食品科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4.具备较强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三、学历层次及规格
学历层次为本科。
凡取得本专业考试计划所规定的15门及以上课程(不含毕业论文)合格成绩且累计学分达到74分,毕业论文合格,思想品德鉴定合格者,予以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学位授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办法》以及主考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凡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考生,可依规定向主考学校提出申请,经评审通过后授予学士学位。
四、考试课程及学分
专业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082701) 主考学校:河南科技大学 开考形式:面向社会
序号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1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笔试 |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笔试 |
3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笔试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笔试 |
5 |
14591 |
有机化学 |
4 |
笔试 |
6 |
14204 |
生物化学(食品工程) |
6 |
笔试 |
7 |
03262 |
食品工程 |
4 |
笔试 |
03263 |
食品工程(实践) |
2 |
实践 |
8 |
03277 |
食品分析 |
3 |
笔试 |
|
03278 |
食品分析(实践) |
2 |
实践 |
9 |
04991 |
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 |
5 |
笔试 |
10 |
02520 |
食品工艺学 |
6 |
笔试 |
11 |
04174 |
食品检验检疫学 |
6 |
笔试 |
12 |
04175 |
食品添加剂 |
6 |
笔试 |
13 |
08012 |
食品感官评价技术 |
5 |
笔试 |
11136 |
食品感官评价技术(实践) |
1 |
实践 |
14 |
03284 |
食品原料学 |
4 |
笔试 |
15 |
03279 |
食品机械与设备 |
4 |
笔试 |
16 |
0001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 |
笔试 |
不考英语(专升本)须加考 |
00019 |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
2 |
实践 |
17 |
01965 |
食品标准与法规 |
3 |
笔试 |
18 |
10363 |
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 |
0 |
实践 |
必考 |
总计 |
74 |
|
|
各门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
五、实践性环节及要求
1.实践性环节和毕业论文的考核由主考学校负责。
2.实践性环节的考核大纲、考核实施细则及免考政策由主考学校公布。凡包含笔试考试与实践性环节考核两部分的课程,考生应在课程所涉及的笔试考试合格后,再报名参加该课程的实践性环节考核,两部分均取得合格成绩后,该课程方可计入课程总门数和总学分。
3.考生应在所学专业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再报名参加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论文需独立撰写,具体实施细则由主考学校公布。
六、课程说明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说明略)
2.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说明略)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说明略)
4.英语(专升本)(课程说明略)
5.有机化学
本课程是该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学习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相互转化规律,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剖析、命名规则、性质特点、官能团化合物间的相互转换规律和立体化学特征;典型有机化学反应历程及有机化学研究的常用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系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基本理论框架、基本研究方法及基本实验技能,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6.生物化学(食品工程)
本课程是该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学习生物化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包括生命活动中的各类重要组成成分(糖、脂、蛋白质、酶、核酸)的结构和性质;维生素、抗生素、激素和生物膜的组成、种类、性质和功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系统了解食品所含各类营养成分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规律,掌握食品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营养品质和感官特性的变化,明晰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所依托的基本原理,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7.食品工程(含实践)
本课程是该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学习食品工程中的各操作单元,包括物料输送环节、物料破碎工序、干燥流程、蒸馏操作、流体输送过程、传热与蒸发操作单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能够了解设备选型、实验研究方法,掌握食品加工中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及其计算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8.食品分析(含实践)
本课程是该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学习食品领域的物理检验、化学分析以及微生物检验知识,具体包括食品外观、口感、化学组成及微生物的检验分析方法及原理,旨在鉴别食品品质和营养组成,判定食品是否遭受污染,助力开发新的食品资源,提高食品质量并追溯食品污染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掌握扎实的食品分析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提升食品分析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9.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
本课程是该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学习食品原料的特性、引发食品质量变化的因素和相应的控制措施;食品保藏技术如干燥保藏、热保藏、低温保藏、辐照保藏以及腌渍与烟熏保藏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了解食品保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前沿技术,掌握食品保藏的基础技术理论知识并熟练运用,提升其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
10.食品工艺学
本课程是该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学习食品加工、保藏、包装、运输等因素及其对食品质量、营养价值、货架寿命、安全性等方面的作用与影响;开发新型食品,探讨食品资源有效利用途径以及构建食品工业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理论知识体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掌握食品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工艺要点,提升其食品工艺的开发能力。
11.食品检验检疫学
本课程是该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学习食品检验基础原理与检验检疫标准程序;食品中常见危害物质的检测方法;食品检验检疫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及其新技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检验检疫管理策略、伦理规范与法规制度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掌握食品安全检验检疫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操作技能,提升其在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检验检测实践及检疫监管执行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12.食品添加剂
本课程是该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学习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性质、应用、毒性、使用方法及作用原理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掌握食品添加剂在改善食品品质、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延长食品保质期等知识,学会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提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3.食品感官评价技术(含实践)
本课程是该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学习食品感官分析的定义与分类、感觉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评价员的挑选与培训、感官评定的环境条件以及感官分析常用方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掌握新食品开发过程中涉及的食品感官评价原理及方法,提升感官评价能力。
14.食品原料学
本课程是该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学习食品原料的种类、生产流通、理化性状、营养卫生、品质检验、贮藏保鲜及加工应用规律,以及食品原料在保藏、流通、烹调、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掌握食品原料的种类及使用特点,学会合理使用食品原料,提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5.食品机械与设备
本课程是该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学习各类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原理、结构和性能,参数的确定与选择、自动控制的应用以及设备选型与使用等方面;典型食品厂生产线的配套设置、生产设备的安装、维护、检修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了解主要食品加工机械的相关参数及其一般控制方法和操作要点,掌握各类食品机械设备的基本原理、构造及其主要性能参数,能够正确选用食品加工机械设备,具备从事食品工厂的设备选型、管理及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16.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课程说明略)
17.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说明略)
七、新旧考试计划课程替代方案
081308食品科学与工程(专升本)和08270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升本) 新旧考试计划课程替代方案
按旧计划已考合格课程代码和名称 |
可替代新计划课程代码和名称 |
1504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1504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1504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1504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1504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1504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03277食品分析 |
03277食品分析 |
03278食品分析(实践) |
03278食品分析(实践) |
02520食品工艺学 |
02520食品工艺学 |
08012食品感官评价技术 |
08012食品感官评价技术和11136食品感官评价技术(实践) |
03284食品原料学 |
03284食品原料学 |
03279食品机械与设备 |
03279食品机械与设备 |
02516食品生物化学 |
14204生物化学(食品工程) |
00015英语(二) |
13000英语(专升本) |
04232综合课程设计 |
01965食品标准与法规 |
05767食品加工与保藏(本) |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
05768食品加工与保藏(本)(实践) |
00019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
03289食品营销学 |
04174食品检验检疫学 |
05764食品毒理学 |
04991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 |
03281食品微生物学(二) |
03262食品工程 |
03282食品微生物学(二)(实践) |
03263食品工程(实践) |
03283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
14591有机化学 |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和00019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
04175食品添加剂 |
06999毕业论文 |
10363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 |